当然,罗森(LAWSON)能在竞争极其激烈的便利店行业中脱颖而出,尤其是在日本7-11和全家(FamilyMart)两大巨头的夹击下,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扩张,靠的是一套组合拳,而非单一的优势。
其成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核心战略:
1. 精准的差异化定位:从“便利店”到“近场生活中心”
罗森没有试图在“便利”的广度上与7-11硬碰硬,而是选择了深度挖掘特定客群的需求。
针对女性与年轻客群: 罗森的门店设计通常更明亮、时尚,商品陈列更精致。它非常注重甜点、面包、沙拉、低卡路里食品等品类的开发,成功吸引了大量女性和注重健康的年轻消费者。
主题店策略(特别是在中国市场): 这是罗森最成功的差异化手段之一。它通过与知名IP或本地文化结合,开设了大量主题店,如:
IP主题店: 奥特曼、名侦探柯南、B站综艺、泰迪熊等。这些店不仅卖常规商品,还有大量限定周边,吸引了粉丝前来打卡消费,将便利店变成了“目的地”而不仅仅是“路过点”。
区域特色店: 在中国,它开设了“古美门店”、“江浙沪本土化商品店”等,融入本地小吃和商品,快速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。
2. 强大的自有品牌(PB)商品力:打造“爆款”和“口碑”
罗森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,尤其是鲜食产品。
“拳头产品”策略: 罗森精心打造了多个明星单品,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。例如:
甜点系列: 冰皮月亮蛋糕、半熟芝士、牛乳卷等,这些产品常常被社交媒体用户自发传播,成为“网红商品”,很多人专门为了买这些甜点而走进罗森。
快餐鲜食: 熬点(关东煮)、饭团、便当、炸鸡串(L炸鸡)等品质稳定,不断推陈出新。
快速的产品迭代: 罗森的产品更新速度极快,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新品上市,始终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和探索欲。
3. 精细化的运营与技术支持
大数据驱动选品: 罗森利用先进的POS系统,分析不同门店、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数据,精准地调整商品结构。比如,办公区的门店午餐便当和咖啡占比高,而社区店则更多是零食、饮料和日用品。这种“千店千面”的运营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销售额。
供应链管理: 虽然不像7-11那样以极端高效的供应链著称,但罗森依然建立了能够支持其高质量鲜食和快速迭代的物流体系,确保商品特别是短保食品的新鲜度。
4. 灵活的加盟模式与区域合作(特别是在中国)
罗森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扩张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灵活的合作策略。
区域授权与合资模式: 罗森没有采取完全直营或单一加盟的模式,而是与各个地区的本土大企业成立合资公司,共同运营。例如:
上海:与百联集团合作
南京:与中央商场合作
北京、天津:与首农股份合作
辽宁:与沈阳副食集团合作
这种模式的优点:
快速本土化: 本地合作伙伴更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口味、消费习惯和政策环境,能帮助罗森快速调整商品和策略。
降低扩张风险: 共享资源和风险,使得扩张速度更快、更稳健。
资源共享: 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现有的供应链、物业等资源。
5. 积极拥抱新零售与数字化转型
罗森在数字化方面也非常积极,通过会员体系、小程序、外卖平台等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,提升复购率。
总结
罗森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侧翼战”:
面对7-11的“全能王”形象,罗森选择做 “精品店”和 “特色店” ,用差异化的产品和门店体验吸引特定人群。
面对全家的“平衡策略”,罗森选择在 “产品创新” 和 “营销造势” 上更胜一筹,不断制造话题和爆款。
平均早签约1-2个月